你可曾聽說過“52Hz鯨”?它是一頭灰鯨,于1989年被美國海軍發現,因其叫聲頻率(52赫茲)與其他鯨類(12—40赫茲)不同而備受矚目。20年來,“52Hz鯨”一直在孤獨地歌唱,試圖找到一個朋友,但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孩子:
他們不聾,卻對聲響充耳不聞;
他們不盲,卻對周邊視而不見;
他們不啞,卻對一切閉口不言。
他們是孤獨癥兒童,
像黑夜里的星星,
孤獨地閃爍著,
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了解自閉癥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通常在3歲以前可以被發現,自閉癥兒童一般在30個月以內發病,但也有個別在3歲以后發病。
表現為社會交往、交流障礙和行為異常。自閉癥是一個尚沒有被全社會知道、了解的病癥。與唐氏綜合征等疾病不同,自閉癥不會影響患者的面容,因此自閉癥患者容貌與正常人沒有區別。
自閉癥有兩大誤區需關注
誤區一:“天才兒童”
曾經有不少影視作品將自閉癥患兒描述成“天才兒童”,他們往往在繪畫、音樂等藝術領域有著突出的表現。這是人們對自閉癥的一大認識誤區。影視作品中表現出的阿斯伯格人格,屬于孤獨癥譜系障礙疾病,但非常罕見。
實際上,只有少部分自閉癥兒童有一些優于常人的表現,例如有一定的繪畫天賦、音樂天賦,或者記憶力超強、對數字敏感等,但有四分之三的自閉癥兒童的智力偏低下。
誤區二:“不愛說話”
人們對自閉癥的另一個認識誤區是“不愛說話”。自閉癥的核心癥狀給人一種印象:自閉癥兒童通常不太愛講話。其實,有一些自閉癥兒童在語言方面的表現是“滔滔不絕”,因而這種異常行為容易被家長忽視。
如果發現孩子話很多,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說話的時候缺少交流感,像背書一樣,且有一些異常聲調,就需要引起重視。
多一些包容與關愛
每一個自閉癥孩子都是一個孤獨的靈魂。
孤獨癥的孩子也是如此,因信息處理神經系統發生生理異常,與同類交流和溝通存在困難。他們就像“52Hz鯨”,不斷地吟唱卻無法得到理解和共鳴,往往孤獨地尋覓,卻發現自己與其他人背道而馳。
為了能夠融入社會,孤獨癥的孩子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干預和調整,盡力適應人類的溝通頻率。就像“52Hz鯨”,頻率慢慢降低,直到與正常鯨類頻道遙遙相望。
如果我們能花點時間了解自閉癥,了解他們的特點和需求,以及他們親友的需求,認識、了解、包容、接納和幫助自閉癥患者和他們的家庭,那么孤獨癥就不再是孤獨的了。
自閉癥患者和我們一樣,都需要學習如何生存和融入社會,他們也希望能夠有尊嚴地生活在世界上。
來自星星的他們,和我們并沒有太多的不同,只不過他們需要經歷更加艱辛的過程,也更需要世界的理解、耐心和包容。
早發現早干預
早發現,早治療
孤獨癥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可以改善孤獨癥的預后,因此孤獨癥治療一般認為是年齡越小、效果越好。
選用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
在進行治療前,應充分了解各種治療方法的研究現狀,選擇具有良好醫學證據的治療方法進行干預。通過專業的機構進行教育及行為途徑的干預訓練。
藥物治療
盡管尚沒有藥物能夠明確有效地改善孤獨癥兒童的社會交往障礙和交流障礙,但研究表明,精神藥物能夠有效改善患兒存在的情緒行為異常,如行為治療無效應及時予以精神藥物治療,改善患者的情緒和行為癥狀,同時也為教育訓練創造更好的條件。
堅持長期治療干預
孤獨癥為長期慢性、甚至持續終生的疾病,應堅持長期堅持治療,持之以恒。